|
受贿近千万!化工大省再通报一批官商勾结案例!发表时间:2020-11-18 11:37 江苏省纪委监委11月12日通报3起违法违规“小化工”背后官商勾结问题典型案例。
本该是安全卫士的公职人员,为何会变为违法违规经营的通行证、护身符? 违法经营者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缺失,在利益驱使下,往往提“钱”开路。“‘小化工’多是无证生产,千方百计逃避监管,以节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相关费用,赚黑心钱,最怕被查封扣押、停产限产,因此更急于寻找‘保护伞’。”无锡市新吴区纪委监委第四审查调查室副主任侯敏表示,涉案者常借人情交际之名,行隐形交易之实,从一次次小的礼金、宴请开始,温水煮青蛙、进行渗透式感情投资。 在基层“小化工”案件中,“熟人社会”现象明显,借由公权力或影响力干扰执法问题时有发生。行业壁垒高、人员流动少,也是化工监管领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重要诱因。“化工是高风险行业,专业性极强,行业监管人员大多专攻一固定方向,监督的问题、范围相对固定。”专家表示。 此外,在江苏部分地区,对化工企业的具体执法工作主要由县乡两级承担,实行集综合执法、网格治理、联动指挥“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模式。受制于机构、编制等问题,基层执法人员少、担子重。在轮岗交流难以开展的情况下,便有人钻空子、构建“利益联盟”。 数据显示,江苏省共有关键词为“化工”的企业超64万家,庞大的基数加重监管任务的同时,也增加了监管难度。“针对部分违法生产危化品企业监管不到位问题,省纪委监委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建议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摸清违法生产危化品企业底数,严格管理,消除监管盲区和安全隐患,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江苏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省纪委监委目前正着手开展全省危化品监管领域官商勾结问题专项整治,严格规范官商行为,从源头上斩断官商勾结利益链条。
2023-09-05
2023-09-05
2023-09-05
2023-09-05
2023-09-05
2023-08-17
2023-08-17
2023-07-13
2023-07-13
2023-06-20
2023-06-20
2023-05-24
2023-02-01
2020-12-29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