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了一篇文章《安全生产难点在哪?》,作者认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难点是其不易验证性,并从五个维度进行了阐述:
一是风险是不易感知的。风险的准确位置究竟在哪里?风险有多大?有多少供我们感知并做出反应的时间?目前,这些都还很难被准确确定出来。
二是风险不具有简明的可比性。不同人、不同小组对同一个风险源,评价结果各不相同。
三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结果是不易验证的。出了事故容易以点否面。
四是安全生产问题的难点是多因性。事故成因复杂,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事故致因理论。
五是安全生产问题的难点是普遍性。往往危险性小的辅助系统反而频出安全生产问题,应该如何分配精力才能保障安全生产,是目前最困扰人们的问题之一。
文中还提到,安全生产问题还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事故作为一种小概率事件,其规律性不像大概率事件一样容易被认识到。
我认为,作者谈的五点抓住了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破解难题,如何做到安全不停步呢?笔者谈几点意见,与大家商榷。
对破解安全生产难题的思考
一是管控能量异常释放,强化能量“四安全”。
打火机内的燃料一般是丁烷,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那为什么我们还用呢?因为其量小,爆炸不足以伤害人的生命。为什么小孩过马路需要大人陪伴?因为其辨识红绿灯有效避开机动车的能力不足。生活中我们有意无意辨识风险避免事故的例子数不胜数。
作为危险性较大的危化行业,从立项、设计到施工、生产各环节严格执行各种规范标准、规章制度,就是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生产。比如,对于防火间距、防火分区、耐火等级、防爆设计等的要求,对于联锁、切断阀、阻火器、安全阀、防雷、防静电等设施的采用,对于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取样设计、设备防腐、安全提示指示警示等的规范,都是基于控制能量的异常释放而进行的风险管控。随着对风险认知的不断深入,法规标准不断修改、设计不断修正、质量不断从高、制度不断完善、培训不断深入、考核不断从严,安全生产水平才得以保障和提高,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才得以不断下降,不被人知的风险点也相应越来越少。
所以,实现安全生产,当以管控能量异常释放为出发点,强化能量安全、控制安全、信息安全和行为安全,即能量“四安全”。
二是提升风险辨识能力,补齐安全管理短板。走访各类化工企业,不论是企业风险告知,还是车间、岗位等风险提示,针对风险点的管控措施通常不具体。企业往往没有对危化品和生产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制定削减风险的对策,更缺乏对岗位人员的精准培训。风险辨识形式大于内容现象普遍。
强化风险辨识能力,重在培训。目前行业内形成了很多有效的风险辨识、分析方法,譬如,HAZOP、JHA、JSA等。建议企业积极组织员工接受培训,强化训练,提升风险分析能力,找准风险管控措施。
三是增强“企业出不起事故”认知,摒弃“安全浅意识”思想。
笔者曾多次参加化工行业安全大检查,经常听到一些企业领导在汇报中用如履薄冰来形容安全生产工作的艰难。每次我都会追问,企业安全生产的薄冰在哪里?作为企业负责人,在安全生产上,你最担心出事故的三个环节或问题是什么?有的企业领导思路清晰,有的支支吾吾。作为企业负责人,如果你连自己企业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薄冰在哪里都不知道,摸不清薄冰底数,那又何谈安全**?又怎么能找到安全的过冰方式?
笔者认为,要想企业真正做到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发生事故是企业发展的死穴,有的事故甚至会让企业“一失万无”;需要铲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安全浅意识”思想;需要让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分管领导、车间主任、技术人员、班长、岗位员工,都建立起薄冰意识,思考过冰方式。
四是强化事故根因分析,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
安全生产问题的难点是多因性,事故成因复杂。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最关键的是从多因性中找出最关键的根因问题,吸取事故教训。
当我们面对一起事故案例,首先要集合生产、设备、自控、电气、安全等专业的员工,甚至人事、工会、纪检和办公室相关人员,共同进行事故根因分析,再结合本企业、本装置、本岗位实际,举一反三,开展类比排查。否则,事故原因分析就是走形式,仅仅在员工的安全意识层面留下一点点痕迹是远远不够的。
在事故原因的分析中,安全专业与专业安全的融合非常重要。比如,义马气化厂“7·19”事故,吸取教训的关键是要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要求,建立起安全生产应急处置授权机制,要在风险分析中融入多米诺效应思维,做好类似氧罐破裂可能引发事故的风险分析,进而吸取事故教训。
如果每个人都能引以为戒,进而立足岗位,抓住重点、盯住关键,那么企业的事故预防能力和水平就会大大提升,事故就可以避免。
五是摸清安全生产规律,强化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安全生产问题的难点是带有普遍性,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其规律性。危化品的危险属性、工艺过程的危险特性、生产过程的复杂性要求我们要摸清生产规律,强化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也就是说,风险管控重在措施落实,重在摸清其固有风险属性、特性。
大量的历史事故表明,泄漏、憋压、外力是安全生产的大敌,那么做好静态设备的防泄漏、工艺过程的防超压以及运动位移的外力问题管理,就是牵住了安全生产的牛鼻子。这就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典型代表。
安全生产工作难吗?难!但不是没有出路。近些年,我国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是不断提升的,其根本就是不断践行“安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水平,深入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体系建设,逐渐强化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一起起事故警钟重锤,就是对安全意识的一次次洗礼;一次次根因辨识,就是对安全生产规律的一步步摸清;一座座化工新城崛起,就是我们因为安全进步而树立的发展信心。
安全生产,就是要在不断破题中前进。只要把隐患就是事故、泄漏就是事故、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树牢,让管安全就是管风险、遏事故必须除隐患的理念根植于心、实践于行;把以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工完料净场地清为代表的安全生产管理抓牢;把强化岗位懂能会培训作为提升员工安全履责能力、实现 “四不伤害”的落脚点……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 郝军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副总工程师